最近,在長城汽車哈弗、歐拉品牌總經理趙永坡的微博上,有網友在關于哈弗猛龍燃油版的內容下留言說:“抓緊發布吧趙總,再不上我們就買旅行者了。”
新能源車來勢洶洶的時代,還有人買燃油車?
事實上,2024年SUV市場中,燃油車銷量達到637萬輛,占比55%,其中10-20萬元區間細分市場,燃油車占比54%;今年1-4月的SUV市場,燃油車銷量171萬輛,占比55%,10-20萬元區間占比53%。
就像趙永坡所講:“有人會問,猛龍混動賣得那么好,怎么還在出燃油版?是因為用戶需要!還是有那么一部分用戶很喜歡猛龍,但不是特別鐘意PHEV車型的,哪怕只有一部分用戶需要,我們也要重視。”
更何況,一些SUV用戶的使用場景和環境對車輛有特定需求,這使得燃油SUV在當下市場中仍然有其存在價值。
哈弗猛龍燃油版,就是“逆流而上”的選擇。
而面對市場的需求,全新推出的猛龍燃油版要如何滿足?
找到市場的微妙空白
哈弗猛龍所處的緊湊級SUV細分市場,集中于10-20萬元的細分價格區間,我們統計了排名靠前的、月銷超過1000臺的主流“方盒子”SUV產品,也對應著目前市場需求的幾個方向:有些用戶追求顏值,用車場景在市內,對越野需求幾乎為零;有些用戶大部分場景在市內,但偶爾需要長途自駕,路程中可能會有一些輕越野需求;還有些用戶對越野有重度需求,會專門越野“玩車”……
這也對應了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方盒子”產品,包括哈弗大狗、猛龍PHEV、捷途旅行者、捷途自由者、坦克300,以及iCAR V23、方程豹鈦3等,它們對于越野的“情緒價值”和“實用價值”各有側重,同時也對應了不同的動力形式。
坦克300的Hi4車型剛剛上市,銷量尚未穩定,但作為“方盒子”賽道的代表車型,捷途旅行者的銷量始終穩定高于其新能源版本的捷途山海T2,一方面兩者在指導價上有著4萬元的門檻差距,這對于10-20萬元區間用戶來說是個不小的“鴻溝”,另一方面對于越野有一定需求的用戶,燃油版四驅車型的性價比更高,同時可靠性也會更好。
而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就像那位用戶在趙永坡微博下所講,在坦克300和哈弗大狗之間,其實存在著一個細分市場的空白。坦克300擁有非承載式車身、分時四驅,代表了硬派越野的標桿,當然價格也相對較高,到了20-30萬元區間;而哈弗大狗擁有“方盒子”造型,但整體風格更偏向城市化,主銷車型為兩驅,主打在低價格區間提供越野的“情緒價值”,但定位偏向城市用車。
因此,在10-20萬元價格區間,長城汽車需要一款兼顧城市使用,但越野性能更加強悍的產品。事實上,猛龍燃油版全系都標配搭載2.0T發動機和四驅系統,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其實當初猛龍PHEV上市時,“最硬的輕越野”就很好地概括了它的定位,如今燃油版車型的推出,可以更好地覆蓋這一細分市場,同時相比于PHEV車型,更低的預期價格也可以幫助猛龍獲得更大的用戶基盤。
這個市場空間有多大?
哈弗給出的用戶群體有三類:
首先,是熱愛,對內燃機、方盒子有著極致的熱愛;
其次,是地域局限,寒冷地區和充電不便地區仍然存在;
最后,是生活向往,享受一種說走就走,隨心而欲的自由。
我們還是用數據說話。
SUV市場因為使用場景的需求,其新能源滲透率是普遍低于整體市場大盤的。今年一季度,全國有20個省份的SUV新能源滲透率低于整體,其中差距最大的云南甚至低了近9個百分點,滲透率只有22.4%。
這說明,即便在一些傳統認知中對新能源接受度不高的中西部地區,新能源車的發展速度也是很快的,但考慮SUV在這些地區的使用需求,用戶仍然更傾向于燃油車。
今年一季度,SUV新能源滲透率“倒數”前十的省份和大家普遍認知畫像是接近的,包括中西部地區以及東北地區,“東三省”中最靠南的遼寧滲透率也只有37.2%,而最低的西藏自治區這一數字僅為11.6%。
而這些省份又恰好是SUV的消費大省,以市場份額計算,新能源SUV滲透率后十名的省份中,有6個是SUV份額排名前十的省份;若以市場規模計算,像湖南、河北、四川這些SUV銷量大省,其新能源SUV的滲透率也都沒有超過40%。
這種巨大的地域差異的存在,使得即便新能源看上去高歌猛進,但燃油SUV的市場空間和潛力依然巨大。
更何況,做燃油SUV是一件賺錢的事情。
尤其對于在“內卷”競爭環境下依然連續取得優秀盈利表現的長城汽車來說,讓它做“虧本的買賣”是不可能的。
猛龍燃油版的推出,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并非難事,其在內燃機和越野技術方面有著充足的資源儲備,猛龍本身的銷量規模和市場口碑也相當不錯,在這樣的基礎上推出燃油版車型,其研發效率和產品收益都是可觀的。
2025,我們對燃油SUV有何期待?
市場需求存在,長城汽車也有這樣的技術實力,但在2025年推出一款燃油車,其實仍然是一個頗具挑戰的事情。
畢竟,當新能源車已經喊過“智駕平權”,已經通過無論是超充還是增程解決了續航焦慮,還享受著政策傾斜,燃油車真的只能賣給特定用戶或者“販賣情懷”嗎?
或許當下我們聽到最多的,是“油電同智”,對于大多數燃油車來說,通過智能化水平的提升與新能源車抗衡,的確是不多選擇中最有效的。但在偏向越野需求的“方盒子”SUV競爭中,智能化并不意味著“通吃”。
當然,這并不是說智能化不重要,畢竟猛龍燃油版也同樣搭載了L2輔助駕駛系統、流暢的中控大屏、CoffeeOS 3.0智能座艙這些智能化配置,同時也依托“智能化”為越野能力賦能,比如全新第六代智能四驅系統,擁有了毫秒級(200ms)的瞬態交互響應和扭矩分配控制,提供9種駕駛模式以及一鍵自動控制的輕越野功能,遍布全車的攝像頭也提供360°全景影像和180°透明底盤,這些都讓“越野”二字的門檻變得更低,也讓更多普通人可以有機會體驗到越野的樂趣,這是智能化的意義。
但門檻低了,上限不能低,而在嚴苛的越野環境下,至少在目前看來,以機械素質實現上限的保證,仍然是性價比最高的。
哈弗猛龍燃油版搭載電控液壓多片濕式離合器主動控制四驅系統。后橋搭載了電控機械牙嵌式差速鎖,這種純機械結構多用于硬派越野車,可以實現后橋兩側車輪的剛性鎖止,從而顯著提升車輛的脫困能力,同時簡單、可靠的機械結構也降低了成本和故障率。
,時長
01:05
我們在試駕猛龍燃油版時,趕上了北京的大雨,這使得越野場地一度關閉,而在重新開放后,原本的土路也變得非常泥濘和松軟。但我們也只是開啟了車輛系統自帶的泥地模式,使用原廠自帶的全地形輪胎,當然需要配合一點駕駛經驗,便可以輕松地通過越野路段。
在通過泥濘路段時,你能感受到車輪失去抓地力所帶來的車輛不穩定,但是強大的四驅系統很快會讓你恢復信心,幫助車輛穩穩前行。
長城汽車在越野領域所積累的經驗,都在這一刻化成了給予用戶的信心。而這些經驗可以用一個細節來證明,就是猛龍所搭載的全地形輪胎是長城汽車和佳通聯合開發的,相比于公路胎,在越野性能方面有著明顯的提升。
當然,看到這里有些人還是會問,新能源車有混動、增程,可以保證長途出行,同時像露營放電這樣的實用功能,是燃油車所不具備的。
但猛龍燃油版也在后備箱內設計了220V電源插座,最高支持400W的額定功率放電,可以為各種車載設備供電,甚至在行駛過程中也可以使用。
此外,猛龍燃油版也可以選裝拖車資質,準拖掛車總質量最高1600kg,這在承載式車身的SUV中屬于頭部水平,此外哈弗還公布了其垂直載荷為160kg,而這個數據在很多友商產品中是無法查詢的。總之,哈弗猛龍的拖掛能力,可以滿足用戶對于小型房車、摩托車等設備的拖拽需求。
猛龍燃油版搭載了2.0T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175kW,WLTC百公里綜合油耗8.65L,其配合9DCT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在動力表現、響應速度和NVH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
試駕當天北京下著不小的雨,車內能夠明顯地聽到雨水滴落在天窗上的聲音,在雨水的掩蓋下,其實我們已經很難聽到發動機的噪音,同時振動也非常輕微。而動態體驗中,9DCT變速箱帶來的動力響應和平順性體驗都非常好,并不會感受到明顯的遲滯。
固然,新能源車在電驅狀態下的駕駛體驗有著先天優勢,但內燃機和變速度的技術發展也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更何況是在這個領域有著豐厚經驗積累的長城汽車,這使得單純從體感來說,猛龍燃油版的體驗并不輸電動車太多,甚至在越野領域,這種內燃機帶來的動力感受和體驗,反而是要優于電動機的。
對于在2025年仍然選擇燃油車的用戶來說,猛龍燃油版在保留了他們所期待的所有之余,也讓日常的用車體驗變得更接近于電動車的便利、經濟。
汽車大公司
在推出猛龍燃油版之前,長城汽車還在上海車展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V8發動機,在積極布局新能源技術的同時,長城汽車也從來沒有舍棄過內燃機。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幾天前在智慧工廠半程馬拉松賽后談到了他對于動力布局的思考,一方面,全動力布局是長城汽車全球化的必然要求;而另一方面,從技術實現價值的角度來看,電動車本身也應該小型化,而不是大型化。
在2025年推出燃油車,這個看上去有些“逆流而動”的決策,其實放到長城汽車的邏輯與思考體系下,原因并不復雜,因為本質上,它仍然是一個可以賺錢的“好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