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段時間,比亞迪在天神之眼駕駛輔助系統新一輪的OTA升級之后,推出了一個很有先導性的策略,那就是在天神之眼泊車場景中出現的碰撞事故,不管是車輛損傷,還是第三方財產損傷,都不需要找保險公司,不必負擔下一年保險費用增長的部分,直接報比亞迪售后,比亞迪方面為損失和責任“兜底”……
這則消息出來之后,其實還是有一些爭議,比如有小伙伴就質疑,如果造成人員傷亡怎么辦?答案很簡單,就智能泊車的那個車速,不會造成人員傷亡。況且在智能泊車系統中,人是系統識別最基本的“標準物”,可以說這些系統識別不到地鎖、識別不到手推車、識別不到柱子上的消防箱,但說識別不到活生生的人,屬實有些“侮辱車”了!
所以其實比亞迪這種“兜底”承諾還是比較大膽的,因為很多車企在使用智駕系統出事后,總會強調一個觀點,那就是駕駛系統是輔助系統,駕駛者是第一責任人,你開的車,不管智駕系統有沒有啟用,責任就是你!但是比亞迪宣布兜底之后,本質上就算是承認了一旦泊車出現事故,那就是技術和系統本身的問題了,這對于宣傳智駕系統“完美無缺”的廠家們來說,就像打臉一樣。
不過現在好了,本來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鯰魚”一般的存在,用各種方式推動著整個行業的進步,包括之前的“全民智駕”和DM 5.0快速上車,都物理地推動了整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經濟型價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合資品牌想要在新能源汽車獲得一席之地,最好的方法,就是沿著比亞迪路徑,做出一些更大膽的變化。
8月27日,廣汽舉辦了首次用戶大會,在這次大會上,廣汽豐田宣布,廠家直接承擔電車自燃責任,直接承擔智能泊車事故責任,即三電故障導致車輛自燃,廠家直接賠付一輛新車,智能泊車事故,財產損失廠家全部承擔,同時這兩項“兜底”策略,新老用戶可以享受,沒有時間限制。
廣汽豐田這一“雙兜底”策略的提出,相當于比亞迪在泊車事故“兜底”的賽道上,又多了一個小伙伴。只不過因為豐田的電動車產品,實話實說,在國內市場的聲量還是比較低的,所以這“雙兜底”策略提出來之后,也沒有形成輿論傳播,當然可能也是成都車展前夕,大量新車上市、亮相,讓廣汽豐田的流量被“淹沒”了吧。
從廣汽豐田跟進智能泊車事故“兜底”這件事來看,我們也看到了國內汽車市場“內卷”的一種新可能,大家都知道,之前兩年時間,國內新能源汽車尚處在“大廝殺”階段的時候,所謂的行業內卷,本質上就是價格內卷和配置內卷。而且我們也發現,很多新車的配置很豐富,但是大多都只是堪堪能用的狀態,所以本質上用戶從中受益的程度并不深。
現在好了,當比亞迪開辟了智能泊車“賠償賽道”,廣汽豐田也跟進并且加碼之后,似乎有希望看到國內新能源汽車從價格戰轉向服務戰、安全戰的可能性。車企們爭先為用戶的核心利益、擔心的產品點“兜底”,或許要比卷價格、壓利潤成本更有效果!我們也希望能看到越來越多的車企為智能泊車、智能駕駛、三電引起的自燃等情況負責,讓更多消費者沒有后顧之憂地選擇新能源汽車。愿意買新能源汽車的人多了,市場蛋糕自然就大了,參與其中的車企們,自然也就更有的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