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層面完成深入整合的吉利,正快步邁入戰略協同的收獲期。近日,一季度財報發布后,吉利迅速霸榜汽車板塊頭版頭條,從收入、盈利到銷量集體領漲,展現出了吉利作為一家頭部車企的超強攻勢。從去年發布『臺州宣言』到最近多項整合動作落地,吉利戰略聚焦后的“協同效應”已然顯現。
具體來看,收入方面,吉利一季度銷售達725億元,同比增長25%;盈利方面,吉利一季度歸母凈利潤56.7億元,同比大漲264%;銷量方面,吉利一季度銷量70.4萬輛,同比增長48%,創下吉利史上單季度新高,并完成全年271萬輛銷量目標的26%,遠超行業平均增速。

其中,新能源得以規模化釋放,達到33.9萬輛,同比增長135%,成為一季度整體銷量的直接推手,更使吉利新能源滲透率提升至52.2%,同比增長17%,同樣超出行業水平。對這份鋪滿了亮點的業績單,業內最大的感受是“超出預想”。
一般情況下,出于對春節假期以及政策驅動等因素的考慮,一季度銷量往往會低于去年四季度,然而吉利則不然,不僅一季度實現同環比大幅增長,且各項財務指標多點突破,完成了對市場領跑者身份和地位的又一次加固。這不僅是吉利綜合能力不斷強化的體現,更是去年以來持續落地《臺州宣言》戰略的必然結果。
新能源賽道“三箭齊發”:降本增效立竿見影
新能源是兵家必爭之地,但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攻下這場戰役的橋頭堡,如今更加強調高效作戰的能力,也就是說,更考驗車企在各個業務單元上的協同性和一致性。在《臺州宣言》戰略聚焦的指引下,吉利對新能源板塊實施的作戰模式就是聯動多品牌力量,讓優勢集中朝同一個方向迸發。
從一季度新能源表現看,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從銀河獨立為品牌、領克并入極氪之后,吉利三大新能源品牌均實現了爆發式增長,并正不斷復刻爆款邏輯,形成不可阻擋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銀河星愿作為爆款之一,今年1-3月交強險數據為8.15萬臺,在中國乘用車市場全品類排名第3,并與第1名只有3000臺的差距,到4月底總量已經達到12萬臺,成為乘用車全品類口徑單款車銷冠。此外,剛剛上市的星耀8也獲得市場高度認可,現大定已破萬,目測將鎖定又一爆款席位。海外市場不遑多讓,如銀河E5自從一季度登陸馬來西亞市場后,連續三月獲得當地新能源第一的成績,頗具含金量。
這些從中國走向國際市場的“銀河軌跡”,目前已助力吉利銀河累計完成93萬輛的銷量,根據銀河既往表現推測,5月完成百萬銷量幾乎是板上釘釘,同時意味著銀河將成為最快達成百萬里程碑的新能源品牌。
顯而易見,在高價值主流新能源賽道上,銀河已經為吉利汽車取得了關鍵優勢,而極氪和領克則分別憑借豪華、極致、科技和潮流、運動、個性的差異化定位,讓吉利新能源在“向上、向寬”的方向上持續拓展,贏取附加分值。

一季度,極氪品牌累計銷量達到4.1萬輛,同比增長25%,領克品牌一季度實現銷量7.3萬輛,同比增長19%。好成績同樣離不開爆款產品的發力,其中已經在4月上市的極氪007 GT,上市首月即實現萬臺交付,上海車展亮相的極氪9X期待值更直接拉滿,此外領克900目前交付量仍在持續攀升。
多款明星產品覆蓋了多階梯的價格帶,并在場景上以不同維度適應不同細分人群需求,逐漸形成“爆款循環”,為吉利一季度業績帶來強勁的增長動能。銷量是彰顯企業競爭實力的證明,但實際上,在被價格戰環繞的市場環境中,高銷量并不一定與盈利能力成正比。為了贏取市場份額,行業中賠本賺吆喝的企業并不在少數,當然這類企業注定走不遠。
而“造車者”吉利因根基深厚,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通過財報看,吉利一季度毛利總額達114億元,同比增長26%,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增長0.2個百分點,達到15.8%。另外,一季度銷售費用率與行政費用率均持續優化,其中銷售費用率同比下降2.1個百分點至5.0%,行政費用率同比下降了0.6個百分點至1.9%。
毛利率的持續增長同時銷售費用大幅下降,說明吉利期待的“戰略聚焦和戰略協同”效應已然顯現,加上品牌整合、研發打通和規模化制造,已經在提升全鏈路經營質量上拳拳到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動作當屬領克和極氪的整合,二者合體組建的“極氪科技集團”已經產生良好的“戰略協同”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