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角逐中,2025年4月成為了一個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節點。以令人矚目的銷售業績,在全球多地超越了長期占據領先地位的特斯拉,引發了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這一成績的取得,不僅彰顯了比亞迪在全球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更標志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2025 年 4 月,比亞迪以覆蓋歐洲14國、 11123 輛的月銷成績,遠超特斯拉的 6253 輛,在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場全面領跑,徹底改寫了舊有格局,為什么比亞迪那么受歐洲消費者歡迎?以至于曾經長期霸榜的特斯拉,如今也被比亞迪超越。
核心國家市場表現
我們先來看看歐洲主銷國家的市場情況,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以及傳統車企的核心地帶,德國市場的競爭尤為激烈。據德國道路交通管理局(KBA)數據,4月德國新注冊電動汽車總數同比增長53.5%,在這一市場環境下,比亞迪以1566輛的月銷成績(同比激增120%)遠超特斯拉的885輛(同比下降 45.9%)。
同樣是汽車老牌強國的英國,比亞迪 4 月月銷量同比暴漲654%,達2511輛,而同期特斯拉銷量暴跌62%,僅為512輛。法國市場,更是比亞迪近兩年的爆火市場,繼2024年斬獲“最佳新興外國品牌”和“電動汽車類別第一名”兩項大獎后,2025年4月比亞迪以2064輛的銷量進一步鞏固領先地位,特斯拉銷量則為863輛。
在西班牙,4月比亞迪銷量1545輛,遠超特斯拉的571輛;在意大利,4月比亞迪銷量1683輛,以超10%的市場份額登頂冠軍,成為意大利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品牌,特斯拉僅為446輛。
除此之外,比亞迪近兩年在日本的表現也非常出色,2024年,比亞迪純電乘用車在日本市場的銷量達到了2223輛。2025年比亞迪還進軍韓國市場,與特斯拉Model 3和現代Ioniq 6展開競爭,其全球銷售布局不斷拓展。
技術優勢打開市場大門
在國外想要立足,除了要滿足各個國家苛刻的產品標準之外,還要依靠強大的技術吸引消費者。比亞迪的刀片電池技術堪稱行業標桿,在安全性方面,德國權威測試機構 ADAC的針刺實驗中,比亞迪刀片電池在穿刺后表面溫度穩定在30 - 60℃,無起火爆炸現象,而特斯拉Model 3搭載的21700電池在相同測試中溫度飆升至 500℃以上。這一巨大差異使得比亞迪在電池安全性能上遠超特斯拉,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在能量密度上,刀片電池也有著出色表現,能夠為車輛提供更長的續航里程。
智能科技加持也是比亞迪取勝的一個關鍵,雖然特斯拉在智能配置上的表現也非常出色,但是面對著更加挑剔的歐洲用戶,比亞迪的智能化表現更加可靠。其搭載的DiPilot 4.0系統,在荷蘭A2高速公路的實測中,其自動變道成功率達 98.7%,較特斯拉Autopilot的92.3%高出6.4個百分點。并且,比亞迪在歐洲市場標配的“天神之眼”高階輔助駕駛系統,將激光雷達下放至20萬元級車型,而特斯拉FSD在歐洲選裝價格高達8000歐元,比亞迪以更親民的價格讓消費者享受到了高階智能駕駛技術,降低了智能駕駛的門檻,擴大了目標客戶群體。
豐富的產品矩陣
和特斯拉不同,比亞迪擁有龐大的產品矩陣,能滿足不同國家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在充電基礎設施較完善的北歐市場主推純電車型,而在南歐部分國家同步引入插混車型,滿足用戶對長途續航和補能便利性的需求。在城市街道狹窄的意大利,ATTO 3(元PLUS)和DOLPHIN()就滿足了當地消費者對于城市通勤車型的需求。在法國市場,車型憑借其出色性能與設計獲得消費者青睞。
市場滲透和本土化戰略
比亞迪積極推進本地化戰略,在全球各地建立銷售與服務網絡。在歐洲,比亞迪門店的數量從2024年初的不到30家增至2025年的超120家,重點布局德國、英國、法國等核心市場。在德國,通過與Hedin Automotive集團合作,快速滲透巴伐利亞、北威州等傳統汽車工業重鎮。
2016年4月,比亞迪就在匈牙利西北部城市科馬羅姆(Komárom)建立了其在歐洲的首家工廠,用于生產電動巴士。目前,比亞迪在匈牙利的第二座工廠正在建設中,該廠將專注于電動乘用車的制造。此外比亞迪還在海外其他地區建廠,其中泰國工廠于2024年7月投產,年產能15萬輛;烏茲別克斯坦工廠于2024年1月投產,一期年產能5萬輛,三期完成后將達30萬輛。未來還有多個海外工廠正在計劃之中,將遍布全世界。
AM車鏡總結:
比亞迪能在海外獲得這樣的成績,是其在技術創新、產品策略、本地化戰略以及品牌建設等多方面長期努力的結果。這一成績不僅為比亞迪自身的全球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的崛起樹立了榜樣,預示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將迎來更加激烈和多元化的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