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想到,曾經還與雷諾-三菱一道,躋身世界前三大汽車集團/聯盟的汽車,如今,是真的不行了。
與雷諾集團因卡洛斯·戈恩事件,徹底撕破臉皮鬧掰后,日產汽車境況每況愈下。
01
5月13日,有最新報道稱,經營狀況不佳的日產汽車公司基本決定將在全球范圍縮減員工約2萬人(含日本本土)。
此前,作為應對環境變化和經營壓力措施的一環,日產汽車打算實施全球裁員9000人,如今,該數字擬增加逾1萬人。
這意味著,日產汽車裁員人數,相當于該集團員工總數約15%。日產判斷,要重振業績,就不可避免地要進一步裁員。
「日產汽車CEO Ivan Espinosa」
不僅如此,日產汽車公司還把關閉日本國內工廠,列入了討論議題。過去幾年,日產銷量連續下滑,此舉旨在優化產能。
不過,日產汽車預計,其工會等將強烈反對,協調工作可能遭遇困難。
02
根據日產汽車預測,該公司截至今年3月,上一財年利潤可能出現高達約365億元人民幣的創紀錄虧損。
該數字一舉超越中國上市車企虧損之王——去年虧損220多億元的造車新勢力蔚來,暫登頂全球上市車企虧損之最。
2024年,日產汽車在中國銷量不到70萬輛,同比下降12%,與疫情前的2018年相比幾乎減半。
其中,日產在華主要合資公司東風日產僅為63萬輛,下滑12.7%。而這家合資公司,曾長期稱雄中國市場日系合資車企銷冠,年銷多年超過100萬輛。
—延伸閱讀—
- 全球第三大車企“夭折”
- 還有比汽車更卷的行業嗎?
- 中國公司卷土重來!日產本田貌合神離
今年2月,日產汽車宣布將中國產能從150萬輛削減至100萬輛。可即便如此,當前的產能仍被認為過剩。有日產高層說:“正在考慮進一步關閉其他工廠。”
03
4月26日,日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日產汽車計劃在2025財年內(截至2026年3月31日)關停中國武漢工廠的整車生產業務。
該工廠于2022年開始投產,曾是日產在中國境內的重要生產基地,設計年產能約30萬輛,負責生產電動車Ariya與SUV奇駿。
2024年6月,日產汽車已關停其江蘇常州生產業務。若武漢工廠停產后,日產汽車在中國境內的生產基地將縮減至4個。
與此同時,日產旗下兩個獨立品牌——啟辰和英菲尼迪,也基本上宣告失利。
04
東風汽車集團最新公告顯示,東風日產今年1~4月銷量僅為15.66萬輛,同比大幅下滑近30%,不及比亞迪4月單月銷量一半。
其4月銷量為3.56萬輛,僅相當于比亞迪、吉利汽車旗下單一車型的月銷量。
這樣的業績表現也就不難想象,日產汽車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窘境。而其最新推出的N7,也需要面臨中國自主品牌的強勢擠壓,恐怕難有起色。
東風汽車集團也在財報中特別指出,東風日產銷量下滑對其業績造成了較大影響。
05
此前,由于經營陷入危機,日產汽車一度與本田汽車展開合并談判,但由于日產汽車堅持獨立性,不愿屈居人下,最終談判破裂。
而后,有中國臺灣公司欲持股日產汽車,但未達成一致。
隨著日產財報披露,以及公司大規模裁員瘦身,想要走出困境,恐怕還是需要找到較強的合作伙伴。
畢竟,日產汽車已經不是10年前的日產汽車了。
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公司富士康已經與日本三菱達成合作,將在中國臺灣省為其代工電動汽車,并銷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同時,其還將與日產汽車在北美合作生產制造電動汽車,2026年推出新車。